发布栏目:行政|发布时间:2018-08-05
今年以来,根据市委关于乡镇街道班子成员下沉到管区,担任管区书记的工作部署,市中街道针对“上热下冷”、“人员漂浮”、“执行不力”等问题,围绕“一增一减”工作思路,即增加社区农村工作力量,减少街道面上工作力量,让“班子成员”全部成为“管区干将”,压实了工作责任,激发了干部活力,街道工作实现了快速开展。一、围绕“有人干”,脱产干部“组团下沉”。市中街道共有14个管区,8个城市社区,6个农村管区,在编在岗脱产干部135人,其中纯管区干部仅42人,占比仅为31%。为切实加强管区一级工作力量,我们将班子成员全部下派到管区,对管区工作的标准高低、工作效率担负“第一责任”和“主要责任”。同时,针对具体问题,有权调度街道相关科室、站所力量,组团现场办公,确保基层的工作有人干,基层的问题有人管,基层的困难有人帮,真正实现了脱产干部“组团下沉”。比如教育路南延迁占工作,共派出2名班子成员带领10名工作人员靠上主抓,各工作组各司其职,各负其责,一周之内完成工作任务。二、围绕“怎么干”,整体推进“轻重缓急”。为确保街道工作的整体推进,我们按照工作性质、“轻重缓急”,将所有工作划分为面上工作、底线工作、临时任务和重点工作。对面上工作,按照工作进度,在每周一的全体干部大会上,听取分管班子成员汇报,总结经验、分析问题、部署任务;对管区工作,由“管区书记”负总责,每周一、三、五班子成员例会上,听取汇报,难点问题“组团”解决;对临时任务,随时成立攻坚小组,集中攻艰克难;对重点工作,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指挥,盯在一线、靠上主抓,每天调度工作情况,通报工作进度。三、围绕“干的好”,严格督导“奖优惩劣”。一方面,对全市每月通报考核重点的信访、扶贫、环保、经管、环卫一体化等各项工作,明确要求“管区书记”不是“分管”,而是“主抓”,根据每月在全市的排名和升降位次,对班子成员的工作进行评价,解决工作推进中“二传手”的问题;另一方面,每月组织脱产干部对14个管区的工作进行打分,半年总评一次。对位次靠前、进步迅速的管区书记及该管区干部进行奖励、重用,对位次落后、下滑较多的,给予全街道通报批评。比如,针对信访问题,确定“管区书记”为首要责任人,根据街道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,管区出现信访问题,将按照责任分工追究责任,并在年终进行总评。
上一篇:社区党建突破口 共驻共建主阵地
报时:2025-05-12 05:45:43
Powered by©llxx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