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总体情况 我市机械行业主要包括马铃薯机械制造、农牧机械制造、食品机械制造及建筑高精密检测设备制造等细分行业。今年1-2月份,我市机械行业共实现税收282万元,比去年同期减少40.3%。 部分重点企业情况如下: 1、山东明堂集团有限公司。包括建筑检测设备(回弹仪)及农牧机械两部分,截止2月底 ,回弹仪公司实现税收51.2万元,同比增加53.8%,国宇农牧机械公司实现税收25.9万元,同比减少2.6%。公司回弹仪占全国市场份额60%-70%。 2、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。是专门从事马铃薯产业机械研究、开发、生产、销售的农业机械研发生产企业,被誉为“中国马铃薯机械制造专家”。今年1-2月,企业纳税16.5万元,同比减少60.1%。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激烈及公司内部转型升级。 3、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。是一家专注生产饲料生产线、生物质制粒设备以及牧草机械的专业化生产企业。截止2月底企业实现税收18.8万元,与去年同期持平。 二、困难问题 1、技术水平偏低,高端产品匮乏。 由于科研、技术的滞后以及核心部件的缺乏,加之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等的开发不深入,从而使我市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偏低,高端产品严重匮乏。一方面,我市农牧机械大多为小型的基础农机,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农机很少,且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、技术水平较落后。明堂集团副总郑国栋说道:“现在我们乐陵大小三十家农机企业,生产的产品基本上差不多,都是打捆机、包膜机等,技术大同小异,零部件都是外地采购,我们大多是负责组装。所以现在我们的农机市场竞争力不强,因为没有核心的技术,稍有技术的人都可以做。”第二方面,我市食品机械多为馒头机、和面机等小型机械,终端客户多为家庭馒头作坊,缺乏大型的全自动机械设备,吸纳大客户能力较差。 2、产业整合度低,无序竞争严重。 一方面,我市建筑检测仪器技术水平较高,市场仿造率低、占有率高,但是仅有明堂集团回弹仪公司“一支独大”,没有形成相关产业。第二方面,农牧机械科技含量较低,同质化严重。几十家小企业各自为战、互相打压,形成了“不求质量、不求创新、只打价格战”的恶性循环局面。双鹤集团负责人吴磊介绍:“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农牧机械生产企业有三到四十家,但真正有厂房、有设备、有研发的企业寥寥无几,不到五家,其他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。他们租赁厂房甚至在自家房子里,找三五个稍微懂技术的工人,在外地采购配件后回来便可以组装机械。拿一台普通的打捆包膜机来说,我们的成本在18000左右,售价在23000-25000,而他们的售价就是18000,甚至低于18000。我们售价高是因为我们零部件都是从正规有资质的厂商采购,同时我们还有售后维修团队,所有产品终生质保,这些在小企业中都是没有的,这就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成本。但是呢,我们的客户大都是普通的农户或合作社等,他们往往不了解质量、只看重价格,所以我们受到的冲击很严重。” 3、自主品牌少,品牌形象较差。 一方面,我市企业贴牌代工较多,拥有自主品牌的较少。一方面,质量、售后无保障的低价产品,严重影响了我市整体的品牌形象。双鹤公司负责人吴磊又说道:“小企业出去的机器都没有质保,他们往往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’,臭了名声就注销了再改个名字,客户产品出了问题找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了。这种做法把咱整个乐陵的牌子都砸了,导致现在有的客户一听说乐陵的产品第一反应就是质量不行、售后不行。这对我们这些真正干事、做好产品的企业来说,真是不公平的。” 三、意见建议 1、完善创新支持政策,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平台。 通过税收激励机制的建立,引导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以及科研投入力度。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,积极加大对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、新产品开发等的补贴,鼓励农业机械企业积极创新,完善农业机械的创新政策。同时,围绕机械领域,积极建立共性科研创新平台,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,为机械行业的重大科研项目创新提供支持。 2、强化政策支持,注重对外合作与科技引进。 积极建设机械行业技术研究项目,从政策层面为机械行业的核心零部件结构创新提供技术支持。同时,对于高效利用资源型农机技术、节约型技术等方面,国家要支持与鼓励引进,并进行再创新,对于某些高端科技,可采取技术买断或合作研发的方式,加强机械行业高新技术投入。 3、完善质量标准及法律法规,。 通过设立技术改造项目等方式,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。同时,完善行业及国家标准及相应的法规机制,建立有效的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机制,加强质量控制,提升机械行业整体运营质量。(供稿:康凤华)